高铁首页| 青岛橡胶产品| 加入收藏 |设为首页

产品分类

最新新闻资讯

最新技术文档

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行业新闻 > 古代桥梁被发掘考古人员大揭秘

古代桥梁被发掘考古人员大揭秘

省考古研究院公布了渭桥遗址最新成果,桥梁总数达3组7座。发掘出的清代铜钱也揭开了渭河北移真相:渭河主河道约300多年前才开始突然改道,而非之前普遍认为2000多年匀速北移3公里。原因是清中晚期人口快速增长,破坏环境导致河道改道。 4桥测定年代:最早战国晚期 最晚唐代 始建于秦,又称“横桥”,中渭桥横跨渭水,是秦汉唐时期交通要道。目前发现的渭桥遗址位于渭河南岸河滩,相继发现了3组7座桥,以所在位置命名为:厨城门一号桥至五号桥,洛城门桥和位于草滩的王家堡古桥。

这些桥是一个时代建的吗?去年考古工作者重点对厨城门一号桥、三号桥、四号桥和洛城门桥共4座桥进行了年代测定。 “我们对一号桥两排树桩进行树种鉴定”,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志友告诉记者,桥桩南侧一排是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,北侧一排最晚是东汉至魏晋时期。还提取石构件的白灰进行碳十四测年(此法结果比实际略超前),为战国至西汉早期。 对其他三个桥也分别进行了碳十四测定。结果显示,去年刚发现的厨城四号桥门年代最早,约为战国晚期。

一号桥的树桩最早建造应是西汉。洛城门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,厨城门三号桥则为唐代。 4个时代测定刚好贯穿秦汉唐。一般说来中渭桥始建于秦昭公或秦始皇时期,作为交通要道,秦汉唐对中渭桥都有记载。 王志友告诉记者:“中渭桥,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记载,不一定是一组,可能是不同时代不同组。我们初步推断这些桥应是不同时代中渭桥的一部分。” 发现清代铜钱:可推断300多年前渭河改道 渭河变迁是一个存在已久的话题。

之前学者普遍判断认为,秦汉以后渭河平均每年北移约1~2米左右,2000多年一共北移了3公里。 但本次在厨城门一号桥发掘出了“康熙通宝”清代铜钱等清中晚期遗物,大体确定了康熙时期渭河河道位置。这说明到康熙时期,渭河主河道还在这个地方,并无大的变化。 “也就是说,渭河主河道在清朝以前都没有北移。”王志友推断,渭河北移既然不是2000多年匀速北移,那就是在清中晚期突然发生了改道。 厨城门一号桥发掘区的埋沙堆积也透露出了证据。

发现“康熙通宝”铜钱堆积层上下,各有一个沙层,分别代表了它之前和之后两个时代河水的环境。其中,下面一层2米左右清冽的粗砂堆积,这表明前一个时代河水清澈。上层一层3.5米厚的细沙却很浑浊,这说明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,河水变浑浊了。 “这和历史记载是吻合的。清中后期全国人口快速增长,导致环境发生变化。”王志友分析说,人口多了,自然要开垦大片耕地,森林湖泊都会受到影响。因此,他推断渭河主河道是从那之后,300多年北移了3公里。
——气囊内模厂家提供